考虑经营主体感受,确保公平正义,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海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全球聚焦

记者 俱鹤飞 束涵 吴丹璐

什么才是良好的营商环境?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以“分苹果”来打比方——两个人分一个苹果,保证公平的方法是一个人切完,另一个人先挑。因为切苹果的人有后挑的劣势,一定会尽力把两半切得一般大小。要想苹果分得公平,必须制定好规则。


(资料图片)

苹果分配背后,藏着一座城市治理的密码——考虑主体感受、确保公平正义。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莫不如此。比如营商环境建设,就要以经营主体“获得感”为标准制定规则,力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近年来,上海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

提升空间品质

站在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最高层极目远眺,黄浦江徐汇滨江段两岸风光尽收眼底。西岸传媒港、西岸数字谷、西岸金融城……这条昔日以油、铁、煤、砂等产业为主的“工业锈带”,如今已实现向“生活秀带”“科创绣带”转变。

西岸集团董事长李飞宇说:“我们把握世博会、黄浦江岸线贯通两大契机,推动城区形态和公共空间的更新再造,实现了还江于民。”如今,徐汇滨江产业组团串珠成链,构建起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现代金融互为支撑的产业生态,龙头企业和顶尖研究机构汇聚,区域创新浓度、经济密度、产业高度持续提升。

近年来,上海着力推进“一江一河”滨水岸线的改造与提升,成为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从徐汇滨江段继续延伸,浦东世博文化公园、浦东美术馆、虹口“世界会客厅”、黄浦老码头五库、风之谷体育公园……一系列滨水文旅设施经过更新改造,市民与城市更加亲近。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上海持续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形成了以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等为代表的一批城乡社区生活圈。“我们尽可能全方位满足居民的需求。比如,针对家庭小修小补找不到人、价格昂贵等情况,与第三方平台专业力量合作,以公益价提供社区服务。”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郝鹏说。

破解急难愁盼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智慧医院展厅内,多个应用场景生动展现了数智如何赋能现代医疗。

市卫健委副主任胡鸿毅介绍,上海推进“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完成精准预约、智能预问诊、互联互通互认、智能分诊导诊等14个应用场景建设,实现市级医院和16个区全覆盖。各级医院平均候诊时间缩短至60分钟内,有效缓解“挂号难、排队长”现象。

“我们还致力于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一方面,加强五个新城及远郊区资源配置布局,深化仁济南院、瑞金北院、市六东院、华山北院等4家郊区新院与母院一体化改革,实行“垂直化管理、一体化运行、同质化医疗”。另一方面,完成一批区级医院新建或改扩建、91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等,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

居住条件改善,也是市民群众的重要关切。长久以来,上海系统谋划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探索形成新机制、新模式。

作为上海最早对外开放的新村,彭浦新村历经60多年风雨,面临着年久失修、设施简陋等诸多问题。彭浦新村街道旧改人员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出“改扩建”“加层扩建”“拆除重建”等多种改造模式。由点到面,从整幢到成片到小区整体改造,走出一条城市更新的新路径。

去年7月,持续30年的民心工程——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画上句号。紧接着,上海又出台了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的实施意见,下决心用10年时间,分三步完成“两旧一村”改造。

“我们将深入剖析不同类型的先行案例,借鉴国内外城市先进经验,打通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途径,加快重点项目推进,进一步发挥城市更新中心作用。”市房管局副局长林伟斌表示。

优化制度环境

目前,超过7万家外资企业在上海落户,贡献了上海市约1/4的GDP。为更好服务中外企业,上海仲裁委在苏州河畔设立了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通过持续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立法工作,不断优化安商、便商、利商的制度环境。

以经营主体“获得感”为标准,上海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打造贸易投资便利、行政效率高效、政务服务规范、法治体系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出一套优化营商环境地方立法“组合拳”,多部立法创下“全国第一”。

比如上海全面实施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创新推出免罚清单,并不断拓展,直至在各相关领域全面推行。截至今年5月12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对5602家企业实施免罚,免罚金额约6.9亿元。免罚清单的实施在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预期成效,有力保护了企业商誉、减轻了企业负担。

“今年以来,我们持续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比如通过‘电费小程序监管平台’,商户可登录微信小程序查看电费账单,如发现电费与实际不符,可发起一键申诉。”上海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和价格监督检查办公室主任王峥说,“企业甚至不用找我们说话,只需‘确认一个眼神’,市场监督部门便可以‘使命必达’。”

目前,上海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57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获得国家支持的重点“小巨人”企业123家。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线上搭建“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线下建设全覆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通过“一站式政策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卫丙戊说:“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到企业,我们积极为上海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纾困和解忧服务,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城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