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资料图:日落时的美国自由女神像 (图/视觉中国)
近段时间,国际社会反对“去风险”的声浪渐高。德国《明镜周刊》日前以《如果“去风险”反而自乱阵脚》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在对华政策中“去风险”本身就会造成不小的风险。国际社会对“去风险”的本质、危害看得越来越清楚。海外网推出“‘去风险’才是真风险”系列评论,此为第二篇。
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高官虽然多次表态称对华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但又转而大谈所谓对华“去风险”。从“脱钩”到“去风险”,变了的是美国遏制中国的话术陷阱,不变的是美国越发严重的霸权焦虑。
美国鼓吹对华“去风险”,是在为“脱钩论”破产遮羞。过去几年来,美国出于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对抗目的,极力笼络盟友大搞对华“脱钩”,妄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产供应链之外。然而,美国折腾了许久的对华“脱钩”,根本没能阻断中西方不断深化的联系。2022年,中美双方统计数据均显示中美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中国与欧盟贸易额达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意味着中欧平均每分钟贸易往来超16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国总统马克龙等一大批外国政要,以及苹果公司、英伟达等一大批跨国企业高管密集访华,无不表达深化对华合作的意愿。美国当下大谈对华“去风险”,正是因为“脱钩论”彻底破产,所以不得不通过一个新的话术陷阱来掩盖对华围堵的失败,企图借由“去风险”这个新话术陷阱继续推行对华遏制战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研究员圣地亚哥·布斯特洛认为,部分美西方政客近期炒作的所谓对华“去风险”与“脱钩论”相比只是说辞上的变化,其遏制中国的最终目标没有改变,“去风险”和“脱钩论”一样无益于全球发展。
美国鼓吹对华“去风险”,折射对霸权衰落的焦虑。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后,美国成为全球头号强国,基于其全球霸权地位,美国动辄滥用出口管制,强推单边制裁,很多国家敢怒不敢言。但随着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群体性崛起,美国逐渐在科技、金融等部分领域失去了以往绝对优势地位。出于害怕失去霸权地位的强烈焦虑感和不安,美国挖空心思搞对华限制、施压和“脱钩”,乃至“去风险”。美国极力鼓吹“去风险”,目的就是为了抹黑中国,有意将“中国”与“风险”划等号。正如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所言,对美国来说,通过“妖魔化”中国来解释中国的快速发展,似乎比正视现实、公平竞争更加容易。
事实上,美国最大的敌人是美国自己。把资源浪费在挑起与他国的对抗上,不仅丝毫无助于解决美国面临的重重问题,还会反噬美国自身。不分青红皂白惩罚与中国有联系的个人和企业的政策损害了美国经济。例如,收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就让美国半导体行业怨声载道。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的半导体采购总额达5599亿美元,其中,中国的采购额便占比超过1/3、价值1800亿美元,是最大的单一市场。美国芯片企业的销售高度依赖中国市场:高通60%以上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收入约占英伟达销售额的1/5,英特尔约有1/5的收入也来自中国市场。《华尔街日报》援引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的话说,如果禁止销售人工智能芯片,“美国工业将永远失去在中国的机会”。可以说,美国政府对华“去风险”,反而造成了巨大风险。
“去风险”去不了美国的“心魔”。美国该做的不是绞尽脑汁为打压中国造概念、编话术,而是应该摆脱摒弃零和博弈的迷思,放下围堵遏制中国的执念,冲破“政治正确”的桎梏,真正把中国当做发展进程中的伙伴,而不是权力游戏中的敌人。
(来源:海外网)